廈門禮品業的發展
受金融危機的影響,很多行業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衰退。而禮品行業卻發展的很好。金融危機沖擊企業市場行情,身處“邊緣行業”的禮品業首當其沖。但在禮名揚禮業,轉變思路拓展內銷市場,接連拿下了區內不少外資企業的訂單,今年1-5月,銷售額同比猛增3倍,占據全區禮品市場30%的份額。日前,公司又著手設計了兩款廈門鼓浪嶼概念的禮品。
上聯廠家下接客戶
小禮品,成就出大市場,目前,公司擁有各類科技、文化、健康、時尚類禮品2000多種,這些產品全部來自28家“禮品戰略聯盟”企業。“要放在過去,僅憑一家企業就要產出上千種產品,顯然不可能。”銷售總監小王不無得意地笑道。“戰略聯盟”讓禮名揚牢牢攥住了產業價值鏈的核心,據悉,通過與廠家的緊密合作,禮名揚禮業的所有禮品價格均低于市場價格的一成以上,也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和供貨時間。
上聯廠家,下接客戶,輕裝上陣的禮名揚可謂“船小掉頭快”。目前,公司每年都要更新60%以上的禮品,也就是說平均每天要淘汰、新引進4種禮品,咬緊了禮品市場的更新換代率。不僅如此,公司還對28家配套企業優勝劣汰考核,不符合企業價值的將被解除合作關系。
禮品專家營銷廈門
雖處在“邊緣行業”,但禮品行業的潛力卻無限。初步估計,僅廈門市每年就有500多億元的禮品市場。與巨大的市場空間相對應的,是激烈的競爭。如何脫穎而出?禮名揚人給出的答案是,當“送禮行家”。
對眼前琳瑯滿目的2000多種禮品,各有什么特點、適合什么場合、送給什么人群等,禮名揚銷售總監小王說得頭頭是道。不僅如此,他還善于給客戶“省錢”。不久前,一政府部門看中一款標價280元的鍍金禮品。了解到客戶的用途后,孫金濤當即主動建議客戶改用一款價位在160元的水晶禮品。放著“大生意”不做,著實讓客戶大惑不解。小王卻笑道:黃金代表奢侈,水晶代表純凈透明,正可代表政府部門的廉潔形象。憑著這一點,6年來,公司客戶的丟失率不足2%。
雖然市場不景氣,但禮品行業的發展確是欣欣向榮,這主要是與市場的需求有關。隨著禮品行業的逐步發展,在未來獲得的利潤會更高